中新网3月12日电(阚枫)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九次聚焦农业发展,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都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农民在想什么,农村最需要什么,两会上来自最基层的农民代表似乎最有发言权。
建言农村科技推广:要鼓励学农大学生扎根农村 年初,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这份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全篇聚焦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安徽省砀山县白蜡园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刘瑞莲,就集中写了三份农业科技方面的建议提交大会。 “我的家乡是个以‘砀山酥梨’、黄桃、苹果等水果生产为特色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民们普遍感到传统农业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刘瑞莲所在的安徽省砀山县素有“梨都”之称,近百万亩连片果园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堪称世界之最。在如今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水果大县的经济发展对于农业科技的依存度也越发强烈。 “现在的农村,有文化的劳动力都进城打工,科技如何让农民应用,如何在农村推广,这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问题,要进一步出台细化、制度化的措施,让农民真正获得科技的支持。” 刘瑞莲介绍,农村科技‘推广难’的症结还是在人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大量转移,加上农村实用人才素质较低,后备人才严重不足,而传统的农技人员也面临年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同时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工作条件差,缺乏稳定的岗位编制,不能使农业科技人员安心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也很难吸纳学农的大学生进入基层。 在来北京参会之前,刘瑞莲根据自己的调研,写了三份关于农村科技推广的建议:《关于加大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对经济作物优势产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建议》。 刘瑞莲拿着三份建议给记者介绍,国家要出台政策鼓励科研院所、大专学校通过建立科研、实习基地的方式,建立一批名特优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基地,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提高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待遇,明确他们的岗位编制,国家要出台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鼓励学农大学生联系农村,留在农村,扎根农村。 谈履职经历:基层代表的声音最“接地气” 10天前还在油桃大棚里忙碌的刘瑞莲,在来到北京开会的第三天就去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那里,她调查家乡水果在北京的销售情况,跟水果商贩讨论,比较其他产地水果的品质,刘瑞莲把家乡水果在销售推广方面的优势劣势总结成文字,记在笔记本上。而这种调研,在过去的4年,已成为刘瑞莲参加两会的一个习惯。 “我就是个农民,最关心的当然就是我们农民自身最关切的问题。”每年两会,刘瑞莲拿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都最先找到有关农业的篇幅进行研读。 2008年,身为村支部书记的刘瑞莲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年来,刘瑞莲一直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农村和农民,提过的建议包括发展设施农业,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推动,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的环境保护等等。 回顾自己履职的这4年,刘瑞莲说,以前只需要关注本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刚刚当选的人大代表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具体怎么当。 “刚当选人大代表的那一年,我们家乡遭遇涝灾,农民受损严重,参加两会的时候,我就提了农村水利设施落后的问题,没想到当年省里就在我们那试点,翻修农村沟渠网络。”刘瑞莲说,这让她最直接的感受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重大。 刘瑞莲说,人大代表就要把视野放大,在个案中找现象,找问题,所以要多入户调研,了解村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新困难、新需求。 今年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最后一年任期,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提请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草案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作出了规定,提出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较大幅度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降低。 “农民在想啥?农民最需要啥?来自农村的我们最了解,对于农村、农民的困难我们有着切身的感触,所以基层代表的声音最‘接地气’。”面对本届任期的最后一次参会,刘瑞莲说4年来履职经历,让她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农民的声音需要放大。 |
手机版|天牛网 ( 粤ICP备11104627号 )
GMT+8, 2024-11-23 05:20